健康养生

主页 > 新闻动态 > 健康养生 >

处暑 | 清风相伴 最美新秋 养生有时

发布日期:2021-08-25 17:51 | 浏览次数:

二十四节气

  地球围着太阳公转,转一圈,就是一年,这个圈叫黄道。古人通过观察一年中时令、气候和物候,把这一圈分成了24份,每转动15°,就是一个节气。

 

  一年12个月,每月有一节一气。二十四节气的名称,是随着斗纲所指的地方并结合当时的自然气候与景观命名而来。

 

  处暑,二十四节气的第14个节气。气温明显下降,昼夜温差大,降水量逐渐减少,空气湿度低。

 

所谓的“处”是指“终止”,处暑的意义是“夏天暑热正式终止”,预示着炎热正式消退,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将逐渐降低,在这个由热转冷的过渡阶段很容易生病,所以我们更需要养生,健康地迎接秋天的到来!

 

  建议从饮食、预防疾病、穿衣、防凉风、运动5大方面入手,保护身体健康。

 

 

01

饮食

  少油腻,多蔬果,例如青菜和水分丰富的水果(梨,葡萄),可适当消除疲劳,预防秋燥。

 

  少吃辛辣、烧烤食物,避免加重秋燥。

 

图片

 

  可吃健脾胃的食物:扁豆、冬瓜、莲子等。

 

  可吃清润食物: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芝麻、豆类、青菜,以防秋燥。

 

  可吃温补食物:红枣、桂圆等。

 

02

预防疾病

 

  季节更替,昼夜温差大,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,规律作息,健康饮食,谨防感冒、腹泻、呼吸道感染等疾病。

03

穿衣

  早晚多穿衣服,中午适当减少,不必穿得过多。

 

  “春捂秋冻”,身体素质较好的人可在此时适当“挨冻”,即身体略感凉意,可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身体防御机制。

 

  注意:头部、脖子、腹部、脚部4个位置不能冻。

 

04

防凉风

  晚上温度低,睡前需关好门窗,腹部盖好薄被,避免受凉。

 

  否则,第二天会全身酸痛、疲乏无力,易引起咽炎、气管炎、面部神经麻痹等。

 

05

轻松运动,调养精神

  

处暑之后应注意收敛情绪、维持心性平稳。而秋高气爽的天气,尤其适合户外运动,可以有效疏解“悲秋”情绪。
 
秋季养生不能离开“收、养”这一原则,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。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。
 
尤其是体质虚弱者,要防止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。如登山是秋季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。
 
 
 
处暑养生经络穴位重点
 

✍ 健脾:热灸脐部、按揉足三里和阴陵泉

 

长夏主湿,而脾喜燥恶湿,所以就要健脾防湿。长夏气候炎热,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,出现食欲不振、口淡无味等病症。而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中重要的脏腑,食物的消化、吸收和排出都是在脾胃的作用下协同其他脏腑完成的。

温馨小提示
热灸脐部:肚脐上的神阙,及周围中脘、天枢都是健脾常用穴,可将姜连伏佩舒养身体霜填满肚脐后,均匀涂抹在脐周,范围最好能覆盖腹部,用红外理疗灯或磁疗热敷袋热敷20-30分钟。
 

阴陵泉是健脾的主要穴位,在小腿内侧,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的凹陷处。

 

足三里(位于小腿外侧,犊鼻下3寸,犊鼻与解溪连线上)归属于胃经,刺激它可以调节经络气血运行,激发胃部功能

 

✍ 滋阴:三阴交

 

三阴交是肝、脾、肾三经的交会穴,补三经之阴,也就是补肝经、脾经及肾经之阴。三阴交在小腿内侧,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;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。

嵩正康复医院 2015-2020 版权所有 豫ICP备20018784号-2
服务热线:400-6085099 加入收藏 / 联系我们